数 字 精 英 俱  乐  部

Digitization Eite Club

联盟咨询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消费品行业不缺技术,缺的是解决方案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当马云提出新消费品之后,整个零售市场瞬间涌入了上百家技术型企业,既有传统CRM、ERP的SaaS型企业,也有AI人工智能、IoT物联网、区块链等数据型企业,但大多数企业围绕新消费品而拓展的核心是技术,这一点,在逛展会的时候最深有体会。

基本上每路过一个展位,展位的负责人就会拉你进去体验他们的高科技,诸如RFID识别技术,在无人店领域运用较为广泛,原本是作为即拿即走的一种解决方案,但多数企业的介绍点却是RFID识别的时间是多少毫秒、准确率是多少,批量制造的成本能降低多少等等问题,却丝毫没能提及,RFID能解决消费品的哪些真实痛点。

又或者是一些做LBS服务的互联网企业,宣称能在商场里精准定位到1米范围以内的用户,并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精准推送商超内匹配度最高的促销活动,其技术核心就是一个字——准,但事实上,用户愿意出卖信息而换取一则“精准”广告吗?

答案是否定的,基本不愿意,但如果这个广告是一则优惠力度特大的活动,譬如免费喝一杯咖啡之类的,或许,我们还是愿意的,毕竟免费。

回到消费品行业上,技术往往是最容易接触的、唯一看得见的东西,我们可以体验VR购物,体验人工智能的趣味对话,体验人脸识别等等高新技术,甚至能在不同的技术中进行对比,譬如,A的人脸识别需要2秒,B只需要1秒,且准确率更高,那么,B必然是优于A。

倘若是纯技术型企业,追求技术的成熟并没有什么问题,但如今的企业,大多数都是服务型企业,并没有谁会单独做技术研发,必然都会结合方案、产品进行运营,当然,科技公司还是有很多,只是鲜少出现在论坛、展会中罢了。

因为技术不具备局限性,可适用于多个行业,所以企业往往只关注技术的优越性,却忽略了比技术更重要的,是行业的解决方案,譬如在消费品行业里,RFID是否合适,无人消费品到底用视觉识别还是重力感应呢?

首先,消费品行业离不开三要素:人、货、场,任何一项技术都需要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赋能,譬如针对货“商品”,有ERP进销存管理,有RFID仓管运输等等,但技术赋能的解决方案则需要考虑另外三个方面,成本、效率和体验,而围绕三者的最终目标就是利益。

所谓利益就是用最低的成本,最高的效率,实现最佳的体验。

所以,RFID的识别率、读取时间对于无人消费品而言,是否真的有用呢?先说成本问题,RFID标签的成本即便逐步降低,也将会是一个固定成本附加在商品之上,对于普遍单价较低的商品而言,无疑是一个较为明显的差价存在。

即便技术发展的最终结果都是0成本,但在效率和体验方面,RFID之外,也有着其它如视觉识别、动作追踪、重力感应等相近的技术体验,技术的可取代性很强,一旦某种技术被淘汰,消费品更新所需的成本会相对增高,这无疑是一种隐患。

技术赋能消费品,必然会带来积极的改变,但对于消费品行业而言,真正需要关注的并非是技术的优越程度,而是技术背后所带来的整套解决方案,譬如在甘来科技对于成本、效率和体验的技术解决方案中,集成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中央工控体系等前沿技术于一体,根据地区、人群的属性区分不同的解决方案,然后采用数字化逐级加载的方式,让解决方案跟着零售行业的发展,一同升级。